股配债好不好 大南沙布局未来产业,竞逐生物医药“新蓝海”
发布日期:2024-10-10 22:21    点击次数:147

股配债好不好 大南沙布局未来产业,竞逐生物医药“新蓝海”

一座“未来之城”从蓝图变成实景股配债好不好,既要以科技赋能城市建设,更要以产业引领未来发展。

广州南沙是广东首个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依据《南沙区推进“广东省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工作方案》,到2025年,南沙未来城市建设应取得初步成效,未来产业和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初步形成未来城市的“示范样板”。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必然要求。随着南沙全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为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创造更适宜的城市空间,一大批瞄准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便是重要一环。

生物谷、健康谷、广东医谷等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成型,超400家生物医药企业扎根,竞逐生物医药“新蓝海”已在南沙蔚然成风。南沙的目标是要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新高地”,从2023年12月底以来,从国家到省市区的各项政策利好,为南沙驶入生物医药快车道再添动力。

政策创新助推产业“集群式”发展

两年前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要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顺势而为,“芯晨大海”产业集群正在南沙全面铺开,力争到2025年形成2万亿的规模。其中,“晨”代表着南沙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便是其一

在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全市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总产值达1178亿元,发展水平跻身国家第一梯队。过去几年,依托广州这片发展热土,南沙大力培育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据统计,南沙目前累计落户超过400家生物医药企业,涉及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物、精准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形成生物谷、健康谷、广东医谷等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并布局建设了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等平台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6所三甲医院。

2020年以来,南沙共有7家次企业被评为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4家次企业被评为广州“高精尖”企业、1家次企业被评为广州“种子独角兽”企业、1家次企业被评为“中国瞪羚企业”,多家生物医药行业领军企业相继在港交所上市。

“南沙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土壤,创新政策持续加码,是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这样的飞速发展,广东医谷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谢嘉生深有感触。

2014年落户的广东医谷,可谓是南沙生物医药产业的“开荒牛”和“领头羊”,政企双方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南沙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9年发展,广东医谷打造了“产业集群×产业服务×产业投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要素在南沙集聚发展,并逐渐扩展至珠海、佛山、中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如今,《南沙方案》赋予了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产业目录涵盖8大类140条,其中生命健康大类包含20条。南沙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人才发展。“港澳药械通”跨境医疗保险直接支付等特色政策相继落地,实现在南沙可看“港”医、用“港”药。

随着南沙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江通道的投入使用,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今年3月,南沙区区长吴扬公开提出,“我们全力保障产业用地,力争两年内提供约200万平方米标准产业用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承载空间。”这意味着,南沙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持续破解市场准入壁垒

南沙的生物医药产业初步集聚成势,形成一定的发展优势,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与此同时,南沙肩负着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重任,生物医药产业也要在开放中寻求更大发展。

纵观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2023年12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意见》),支持南沙在11个重点领域放宽市场准入率先探索,其中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是重要领域之一。

《南沙意见》要求,支持完善各类新药与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应用管理标准,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可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之外的医学研究。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审评检查分中心作用,探索承接相关职能。鼓励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南沙设厂开发各类产品。

“我们将着力畅通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准入的有关壁垒,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和要素汇聚能力。”吴扬如是表示,并提出了四点方向:

一是鼓励更多企业、研发机构、医院等参与,推动完善各类新药与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应用管理标准,加快打造药品、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业增长极;

二是探索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具体场景,精准对接临床样本与临床资源,推动细胞移植技术应用转化,打造前沿技术创新极;

三是推动简化和放宽相关审批手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之外的医学研究;

四是探索放宽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互联网销售限制,在可监管的前提下,打通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生物医药产业链不断完善,使得南沙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不断加大。

3月22日,江苏宜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uBriGene,简称“宜明生物”)全球第四个GMP生产基地在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园区正式启用,并于5月正式为客户提供细胞治疗产品的GMP生产制备服务。在宜明生物CEO李琦琛看来,新基地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内,交通便利,而且医院、科研院所和创新药企高度密集,良好的产业布局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宜明生物作为CGT CDMO领域的领头羊入驻广东医谷,将进一步赋能园区药企新药开发以及商业化的进程,为全国乃至全球CGT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也并非个案,今年截至4月份,广东医谷签下了四家新入驻的生物医药企业,涵盖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

让大企业与小企业共生共荣

在生物医药产业赛道上,南沙正持续加大投入,大力引入优质企业强链补链延链,激发科技创新“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金力指出,区域生物医药发展必须形成“大鱼和小鱼”共存的产业生态,即大企业与小企业共生共荣。“没有小企业的铺天盖地,就没有大企业的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将有力支撑大企业顶天立地。”

今年4月,南沙新区召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了《广州南沙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到2026年,南沙要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000家以上,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并新增10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广州南沙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生物医药九条》)也同步发布,以最高1亿元的奖励激励龙头企业发展,彰显南沙以生物医药产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雄心壮志。

南沙提出要坚持研发、制造与服务并重,聚焦药物、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构建涵盖研发、临床、制造、要素和生态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政策支撑体系。聚焦到重点细分赛道上,南沙要打造“4+2+2”产业体系:

“4”是指四个高端药械产业细分赛道,包括创新药、新型疫苗、高值耗材和体外诊断;第一个“2”是指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两个前沿技术创新极;第二个“2”是打造两张具备南沙特色的知名产业地标名片,即眼科和抗肿瘤。

产业空间布局上,南沙谋划了“—城三谷六园”,即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医疗健康城(一城);全力推进“生物谷、珠江创新谷、健康谷”等集聚区建设(三谷);加快“广东医谷、中大药谷、复旦创新园、横沥生物医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广州产投数字经济和生命科学产业园”专业园区建设(六园)。

立足当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短板问题,南沙将系统实施平台构建、企业引培、空间提升、政策支撑、金融赋能、产业合作等“六大工程”,强链补链、引强培优,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高效配置。

如果说《意见》是南沙发展生物医药的“纲”,那么《生物医药九条》就是“目”,南沙纲举目张,系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九条》从企业落地最需要的环节着手,在细胞和基因转化奖励、龙头企业奖励、洁净生产车间建设奖励、临床试验奖励、注册证奖励、研发生产场地租金补贴、新质增长奖励、CRO/CMO/CDMO企业奖励、场景应用奖励等九大方面予以精准支持。

例如,针对《南沙意见》当中提及的支持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发展,《生物医药九条》第一条即为细胞和基因转化奖励,通过采取“两支持一鼓励”,推动南沙进一步在细胞和基因治疗方面先行先试、特色创新。

在当天的大会现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东医谷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署了共建南沙区细胞与基因治疗示范基地合作协议。谢嘉生提到,基地当中不乏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有这样一批拥有前沿技术的企业,政策才有落地的基础。未来全球细胞治疗看中国、中国细胞治疗看南沙,我对此充满信心。”

湾区融通助力药企“南下”“出海”

今年的南沙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南沙要聚焦创新药、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推动具有核心竞争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加快广州产投大湾区数字经济和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为粤港澳全面示范合作区,南沙与港澳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例如,南沙持续推动跨境医疗融合,在推进长者医疗券落地实施、国际医疗保险直接结算、第三方参与的跨境转运体系建立等方面持续迎来新进展。信兴综合门诊部互联网医院作为全国首家港资互联网医院就入驻在南沙。

在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助理院长顾正龙指出,南沙在联通港澳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以该研究院为例,已与港澳地区的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在相关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工作。此外,为加强两地专业人员往来,研究院内增设了以支持港澳交流合作为主的种子基金,为研究人员赴港澳开展交流合作提供基础经费支持。

“港澳药械通”政策于2021年发布,此后被纳入了《南沙方案》重点事项。近年来,南沙持续打造产业发展“融合剂”,着力构建港澳药械产销新模式,为符合相关条件的港澳企业在南沙发展打开绿色通道。2023年6月,首个“港澳药械通”获批药品英克西兰,运抵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并成功投入使用,标志着“港澳药械通”在南沙正式落地实施。

美吉姆近日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9000万元。公告在解释业绩变动原因时称,全国各地美吉姆中心现金流紧张,经营压力及付现压力巨大,部分美吉姆中心因经营困难采取了阶段性或永久性闭店措施。

时隔一年,今年6月,大湾区港澳药械资讯交流中心在南沙成立,未来该中心将以南沙为支点,协助内地及香港药企发展“南上北下”业务,促进两地药物资讯的交流和发展。

大湾区医疗专业发展协会创会会长萧英杰还记得,2023年2月,内地和香港全面恢复通关后的第三天,协会便组织香港医药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到南沙调研考察。“当时我们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内地的医药企业不断寻求进步,持续开展前沿研究工作,也涌现了不少新技术和新产品。”他提到,过去一年,协会组织了多次考察交流,成功带动多家香港医药企业落户南沙,“南沙正在聚焦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未来产业,在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发布了多项扶持政策,对香港的研发团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萧英杰指出,内地药品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未来会有药企“南下”甚至出海的可能。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在连接国际市场方面有突出优势,也聚集了不少国际研究团队。未来,大湾区港澳药械资讯交流中心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内地医药企业“南下”香港搭桥,继而连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采写: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莫郅骅 郑雨楠股配债好不好